欧美另类激情_日本三级视频在线播放_中文字幕在线不卡_国产高清视频在线播放www色

您的位置:中國博士人才網 > 新聞資訊 > 人才論點 > 如何做一名優秀的博士生

關注微信

如何做一名優秀的博士生

時間:2017-08-31來1源:互聯網 作者:91boshi

    (一)所有成功的科學家一定具有的共同點,就是他們必須付出大量的時間和心血。這是一條真理。實際上,無論社會上哪一種職業,要想成為本行業中的佼佼者,都必須付出比常人多的時間。 

    大約10年前,著名華人生物學家蒲慕明先生曾經有一封郵件在網上廣為流傳,這封郵件是蒲先生語重心長寫給自己實驗室所有博士生和博士后的,其中的觀點我完全贊同。無論是在普林斯頓還是在清華大學,我都把這封郵件轉發給實驗室的所有學生,讓他們體會。其中的一段是這樣說的:

    “我認為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在實驗室里的工作時間,當今一個成功的年輕科學家平均每周要有60小時左右的時間投入到實驗室的研究工作中……我建議每個人每天至少有6小時投入緊張的實驗操作,并且用兩小時以上的時間從事與科研直接相關的閱讀等工作。文獻和書籍的閱讀則應主要在這些工作時間之外進行。” 

    有些學生讀完郵件后告訴我:“看來我不是做學術的料,因為我真的吃不起這份苦。”我常常回復道:“我在你這么大年紀的時候,也會覺得長期這樣工作不可思議。但在不知不覺中,你會逐漸被科學研究的精妙所打動,也會為自己的努力和成績而驕傲,你會逐漸適應這種生活方式!”這樣的回答,其實源自我自己的經歷與體會。        

    我從小就特別貪玩,并不喜歡學習,但來自學校和父母的教育與壓力迫使我盡量刻苦讀書。我高中就讀于河南省實驗中學,憑借著比別人更加刻苦的努力,綜合成績始終名列前茅。1984年全國高中數學聯賽我獲得河南賽區第一名,保送進入清華大學。大學階段,我保持了刻苦的傳統,綜合成績全班第一并提前一年畢業。然而事實上,我很少真正獨立思考,對所學專業也不感興趣。

    大學畢業時,我本沒有打算從事科學研究,而是一心一意想下海經商,結果陰差陽錯間踏上了赴美留學之路。

    可想而知,留學的第一年,我情緒波動很大,內心浮躁而迷茫,根本無心念書、做研究,而是花了很多時間在中餐館打工、選修計算機課程。第二年,我開始逐漸適應科研的“枯燥”,并開始有了一點自己的體會,有時領會了一些精妙之處后不免 “洋洋得意”,也會產生“原來不過如此”的想法,逐漸對自己的科研能力有了一點自信。這期間,博士研究生的課程全部修完,我每周5天、每天從上午9點做實驗到晚上七八點,周末也會去兩個半天。到了第三年,我已經開始領會到科研的邏輯,有點兒躍躍欲試的感覺,在組會上常常提問,而這種“入門”的感覺又讓我對研究增加了很多興趣,晚上常常干到11點多,趕最后一班校車從霍普金斯醫學院回到住處附近的霍姆伍德校區。1993年,我曾經在實驗記錄本的日期旁標注“這是我連續第21天在實驗室工作”,以此激勵自己。其實,這多少有作秀之嫌,因為其中的一個周末我一共只做了五六個小時的實驗。到第四年以后,我完全適應了實驗室的科研環境,也不會再感到枯燥或時間上的壓力了。時間安排完全服從實驗的需要,盡量往前趕。其實,這段時期的實驗時間遠多于剛剛進實驗室的時候,但感覺上好多了。

    研究生階段后期,我的刻苦在實驗室是出了名的。在紐約做博士后時期則是我這輩子最苦的兩年,每天晚上做實驗到半夜3點左右,回到住處躺下來睡覺時常常已是4點以后;但每天早晨8點都會被窗外紐約第一大道上的汽車喧鬧聲吵醒,9點左右又回到實驗室開始了新的一天。每天三餐都在實驗室,分別在上午9點、下午3點和晚上九十點。這樣的生活節奏持續11天,從周一到第二個星期的周五,周五晚上坐灰狗長途汽車回到巴爾地摩的家里。周末兩天每天睡上近10個小時,彌補過去11天嚴重缺失的睡眠,周一早晨再開始下一個11天的奮斗。雖然體力上很累,但我心里很滿足、很驕傲,我知道自己在用行動打造未來、在創業,有時也會在日記里鼓勵自己。我住在紐約市曼哈頓區65街與第一大道路口附近,離紐約著名的中央公園很近,那里時有文化娛樂活動,但在紐約工作整整兩年,我從未邁進中央公園一步。 

    我一定會把自己的這段經歷講給我的每一個學生聽,新生常常問我:“老師,您覺得自己苦嗎?”我通常回答:“只有做自己沒興趣的事情時覺得很苦,有興趣以后一點也不覺得苦。”是啊,一個精彩的實驗帶給我的享受比看一部美國大片強多了。現在回想起當時的刻苦,感覺仍然很驕傲、很振奮!有時我想:如果自己在博士生、博士后階段的那7年半不努力進取,而是不加節制地看電影、讀小說、找娛樂(當時的互聯網遠沒有現在這么內容豐富),現在該是什么狀況?做一個優秀的博士生,付出時間是必要條件。

 

    (二)要想在科學研究上取得突破和成功,僅僅刻苦地付出時間是不夠的,批判性分析(critical analysis)是必須具備的一種素質。        

    博士研究生與本科生最大的區別是:本科生以學習吸取人類積累的知識為主,兼顧科學研究和技能訓練;而博士生的本質是通過科學研究來發掘創造新知識,當前和以往學習的知識都是為了更好地服務于科學研究。在以學習知識為主的本科生階段,提出問題固然重要,但答案往往已經存在,所以問題是否具有批判性沒有那么關鍵。博士生階段則完全不同,必須具備批判性分析的能力,否則不可能成為優秀的科學家。這一點,我稱之為方法論的轉變。 

    其實,整個大學和研究生階段教育的實質就是培養批判性分析的能力,使學生具備能夠進行創新科研的方法論。這里的例子非常多,覆蓋的范圍也非常廣,在此擇要舉例說明。

    正確分析負面結果(negative results)是成功的關鍵。作為生命學科的一名博士生,如果每一個實驗都很順利、能得到預料中的正面結果 (positive results),除個別研究領域外,一般只需要6~24個月就應該可以獲得博士學位所需要的所有結果了。然而實際上,在美國,生命學科的博士生平均需要6年左右的時間才能得到博士學位。

 

中國-博士人才網發布

聲明提示:凡本網注明“來源:XXX”的文/圖等稿件,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及方便產業探討之目的,并不意味著本站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文章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