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另类激情_日本三级视频在线播放_中文字幕在线不卡_国产高清视频在线播放www色

您的位置:中國博士人才網 > 新聞資訊 > 人才論點 > 謝和平:“大學老師”值得我們熱愛和敬畏

關注微信

謝和平:“大學老師”值得我們熱愛和敬畏

時間:2017-09-08來1源:未知 作者:謝和平

老師們,同志們:

今天,我們在這里共同慶祝第33個教師節。首先,我代表學校黨委、行政向在座各位師生,并通過你們,向長期以來默默耕耘在學校教學、科研、醫療以及管理工作第一線的全體老師和教育工作者,致以節日的祝福和崇高的敬意!向全校離退休老同志,致以節日的慰問和衷心的感謝!向獲得表彰的5名寶鋼教育獎、100名“十佳獎”獲獎老師,表示熱烈的祝賀!特別是,我們今年新設立了“伯樂獎”,表彰為學校引進和培養高層次人才做出貢獻的專家學者,剛才我們已經對獲得“伯樂獎”的3名老師進行了表彰,再次向他們表示祝賀!

去年,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政工作會議上明確指出,高校教師要更好地承擔起學生健康成長指導者和引路人的責任。今年,教育部把迎接黨的十九大,做好學生引路人作為教師節主題。今天,我們在這里召開表彰大會,就是要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宣傳和樹立一批好老師的榜樣,鼓勵和帶動更多老師做好學生引路人。我們要做好學生引路人,不僅需要具有優秀的品格、學識,更要時刻永葆對“大學老師”的熱愛和敬畏。

其實,自古以來,我們國家就有尊師重教的優良傳統,歷來都把老師尊稱為“先生”,很早就有“一日為師,終身為父”的說法,社會各界更把大學教師當作知識的化身、品格修養的典范,一直把大學看作是神圣的學術殿堂。我們大學老師只要戴著校徽走在街上,大家都會對我們刮目相看,從心里敬重老師。在我們川大,絕大多數老師都能始終堅守對教育事業的忠誠信念和愛崗敬業的奉獻精神,嚴謹盡責、教書育人,特別是今天受到表彰的優秀老師就是我們川大教職工的杰出代表,他們在各自的平凡崗位上為學校發展作出了自己的貢獻。但現在,我們也不得不承認的一個現實是,面對當前社會的浮躁和功利,有些人自我感覺特好,對教師沒有敬畏之心、沒有尊重情懷,誰都敢當教師;有的老師入職后也缺乏自省、自重和自律,更沒有“學高為師,身正為范”尺度的對標和進取;有個別老師只是把“大學老師”當作謀生的職業、作為養家糊口的飯碗,在工作中去簡單應付、對付,缺少發自內心對“老師”身份的熱愛和敬畏,更缺少教書育人的責任感和使命感;有個別老師雖然身在學校,但卻沒有真正心在學生、心在課堂、心在校園,不安心、不專心、也不用心去搞好教學科研、去做好本職工作,把本職工作作為副業,把校外兼職作為主業,缺少對崗位的珍惜和敬畏;還有個別老師在課堂上什么話都敢去說,在講臺上什么課程都敢去講,靠上課隨意調侃、用“憤青式”的觀點去討好學生,對“三尺講臺”缺少最基本的敬畏感。

實際上,我們當一個大學老師并不容易,當一個好的大學老師更不容易。不是誰都可以上講臺,也不是誰都可以當老師,更不是誰都能成為一個好老師。因為“大學老師”這個崗位是崇高和神圣的,是值得我們每個人去熱愛、去敬畏的。那么,為什么說“大學老師”值得我們熱愛和敬畏?我想,就源自于教育事業本身的使命,就源自于我們肩負的教書育人責任,就源自于我們大學對老師嚴格的要求,也源自于我們作為大學老師的幸福感和成就感。

對大學老師的熱愛和敬畏,就源自于教育事業的崇高使命。我們說,教育是面向未來的事業,是能夠影響每個人一生的事業,也是為每個人未來更好的發展做準備的事業。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學會生存》的報告中就談到,教育的價值就在于幫助一個人以一切可能的方式去實現他自己,成為實現他自己潛能的主人。從這個意義上來講,教育是一項值得用畢生精力去從事與追求的事業。所以,我們作為從事教育事業的大學老師,就不能僅僅把老師當作“謀生”,而應該去“喜歡”,更應該發自內心去熱愛和敬畏。當我們熱愛和敬畏自己大學老師的工作,它就會成為事業;當我們熱愛和敬畏自己的事業,它就會成為藝術;當我們熱愛和敬畏教書育人這門藝術,它就會為你帶來快樂和幸福。

對大學老師的熱愛和敬畏,就源自于我們肩負的教書育人重任。習近平總書記講過,今天的學生就是未來實現中國夢的主力軍,而我們廣大教師就是打造這支中華民族“夢之隊”的筑夢人。我們面對的每個學生,都是國家未來的建設者和接班人,都是十年寒窗苦讀、以高分考入川大的優秀人才,他們把人生中最關鍵的成長階段、把自己的未來交給了學校、交給了我們每個老師,這是一種信任,更是一種責任。作為一個老師,特別是作為學術殿堂象征的大學老師,我們在治學做人上的品德、學識、境界,就是學生認識社會、探索真知的一面鏡子;我們在課堂的講授內容、平常的一言一行,都會在無形之中影響學生未來的價值觀、人生觀,甚至影響他們的一生。我們難道不應該把全部精力投入到教育教學當中?難道不應該用自己全部的知識、智慧和情感為學生講好每一門課和每一堂課?難道不應該全身心投入去熱愛、珍惜和敬畏“大學老師”的崗位?

對大學老師的熱愛和敬畏,就源自于我們對教師崗位的嚴格要求。我們要做一個大學老師不容易,要成為川大這樣一所高水平大學的老師就更不容易。品德好、學術好是成為大學老師的基本資格和門檻,一個大學老師不僅要有高尚的品德修養,要有“才高八斗、學富五車”的學識,還要有高水平的科研創新能力;除了教好書、講好課,還要搞好科研,不斷地提升學術和教學水平,真正做到教學優秀和學術卓越,才能稱得上是一個大學的好老師。老師的水平就是一所大學的水平,特別是作為川大這樣一所高水平研究型大學的老師,如果在課堂上僅僅是傳授知識,那無論你把知識點講得多精彩,可能最多也只適合做一名中學老師。大學老師一定要有高水平學術研究作為基礎,課堂教學不僅要教會學生學習知識,更要教會學生如何運用知識、創造知識,啟迪學生創新思維,教會學生如何獨立思考問題,培養迎接未來挑戰的潛質和能力,這才是大學老師應具備的標準和要求。只有達到這些標準和要求,才能算合格的大學老師。所以,不是誰都可以上講臺,也不是誰都可以當老師,更不是誰都能成為一個好老師。我們作為大學老師,自己首先更要看重自己,更應該去熱愛、去珍惜、去敬畏自己的崗位。

對大學老師的熱愛和敬畏,就源自于我們獲得的幸福感和成就感。做老師最好的回報就是學生成人成才,桃李滿天下。我們身邊就有許許多多這樣的優秀老師,有些已經離開我們很久遠了,可是他們的學生和我們的校友還是在津津樂道地回憶他們、懷念他們,把自己的成就歸功于他們。所以,當我們能夠親眼看到自己培養的學生,將來能夠學有所成、成長成才;當我們退休以后還能得到學生發自內心的認可和尊敬、還能讓教過的學生津津樂道,回味教學相長時的感悟,這種幸福感和成就感不管你擁有多高的權力和地位、不管你獲得多少財富和榮譽,都是體會不到的,也是無法換來的。所以,我們更應去熱愛和敬畏自己大學老師這個職業,更應熱愛和敬畏我們的講臺、我們的學生。

在我看來,我們要熱愛和敬畏“大學老師”,就要踐行好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做“四有”好老師的標準要求,就要有品德修養,學高為師,身正為范,以厚德而載物,尊德行而道問學;更要有扎實學識,始終處于學習狀態,站在知識發展前沿,不斷充實、完善和提升自我;更要有理想氣質和境界情懷,學無止境,在川大當大學老師只能去奮斗、不能懈怠、更不能偷懶,在大學里不僅要有知識、有智慧,更要有夢想、有激情、有追求。為此,我在這里提四點希望與大家共勉。

熱愛和敬畏“大學老師”首先在于堅守理想信念。今年5月,習近平總書記對優秀教師黃大年的先進事跡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廣大教師要學習他的先進事跡和精神。我自己體會,黃大年精神的可貴之處體現在很多方面,其中最核心、也是最根本的一個方面就是他對教育事業的忠誠,對教書育人天職的堅守。習近平總書記在高校思政工作會上要求,傳道者自己首先要明道、信道。我理解這個“道”,就是正確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理念之道,就是教書育人之道,就是為人處世之道。所以,我們每個老師既要當好傳播學識的“經師”,更要當好塑造學生品格、品行、品位的“人師”。所以,希望我們每個川大教職工都能切實按照總書記的要求,堅持教書和育人相統一,堅持言傳和身教相統一,堅持潛心問道和關注社會相統一,堅持學術自由和學術規范相統一, 真正成為立德樹人的表率。

熱愛和敬畏“大學老師”關鍵在于積累扎實學識。過去,我們常說要給學生一碗水,老師自己必須要有一桶水,但在當前的信息時代,一桶水的要求早已經不夠了,而是需要一片海洋,這就對我們每個老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別是,作為川大這樣一所高水平研究型大學的好老師,一定要有高水平的學術研究作為基礎,課堂教學不僅要教會學生學習知識,更要教會學生去應用知識、去創造知識,教會學生去思考問題、去想象創新;不僅要把本學科的知識、教材上的內容傳授給學生,更要引導學生去學習、去探索相關學科的前沿動態,去培養學生多學科的知識面和探索未來的潛質與能力。

熱愛和敬畏“大學老師”重點在于堅守底線。做人要堅守底線,做老師更要堅守底線。對于大學老師來講,不僅要堅守法律底線、紀律底線和政策底線,更要堅守基本的學術道德底線。我們要嚴格按照學術道德標準來約束自己的學術科研活動,真正弄清楚什么事能干、什么事不能干,牢記學術道德紅線不可逾越、學術道德底線不可觸碰。我們寧可晚一點評職稱、慢一點出成果,也要靠自己的真努力、真功夫做真學問、真科研,守住做人做事做學問的底線,兢兢業業教好書、踏踏實實做科研、勤勤懇懇育好人。

熱愛和敬畏“大學老師”根本體現在關愛學生。愛是教育的靈魂,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我一直認為,教育是有生命的,教育的生命在于愛心的傳遞,在于教與學的互動、在于情感的投入,就是要用“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一朵云推動另一朵云、一顆靈魂喚醒另一顆靈魂”。我們對“大學老師”的熱愛和敬畏,歸根結底就體現在發自內心對每個學生的熱愛和敬畏。所以,我希望我們每位教職工都能把每個學生當作自己的孩子來看待、來關愛、來教化,都能站在促進每個學生自由全面成長發展的角度去換位思考、去做好每項工作、設計每個服務流程,都能發自內心把每個學生都作為獨立、平等的個體去關愛和包容。

老師們,同志們,學校第八次黨代會明確提出了全面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和建設世界一流大學新的偉大事業“兩個偉大”的宏偉藍圖,我們已經全面啟動了世界一流大學建設。建設世界一流大學,關鍵在人才,關鍵要有一支品德高尚、學術卓越、教學優秀的一流師資隊伍。為此,今年學校以“全面推進人才強校戰略”作為“雙代會”主題,提出并實施了人才強校八大工程,包括師德師風建設工程、人才人物培育工程、優秀青年人才培引工程、全球英才匯聚工程、專職科研隊伍建設工程、管理服務隊伍培育工程、以貢獻和業績為核心的人才考核評價工程以及條件環境支撐工程,特別是,我們將實施優秀青年人才自培計劃,將優秀青年老師作為“四青人才”來重點培育,推薦到世界頂尖名校去定向培養;同時實施了顛覆性創新項目庫計劃,不論學科、資歷,我們的老師、團隊只要有顛覆性創新的想法,提出研究計劃,我們就立項、就給經費支持;此外,我們正在籌建一批專職博士后過渡房和科技創新研發大樓,等等。我們實施這一系列計劃的目的就是要讓每個老師只要有目標、有想法,愿意去努力,在川大就有平臺、有支持,在川大都能成為人才人物。

老師們,同志們,人們常說:“教師是太陽底下最崇高的職業。”無論是校長、院長,還是博導、教授,只要我們選擇了“教師”這個崗位,就意味著選擇了這項崇高的職業,就意味著選擇了一份責任和擔當,就必須傾注自己全部的知識、能力、智慧和情感,始終把教書育人作為自己的堅定信念和執著追求,始終以無限的忠誠、飽滿的激情永葆對“大學老師”的熱愛和敬畏。所以,我希望全校教職工都能學習今天獲得表彰的優秀教師甘守“三尺講臺”的愛教樂教精神,學習他們熱心公益、不計名利、無私奉獻的崇高品質,積極投身到學校全面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和建設世界一流大學新的偉大事業中,以自己的實際行動和優異的成績迎接黨的十九大的勝利召開!

最后,我再次代表學校向全體教職員工、離退休老師們,致以節日的祝賀和崇高的敬意!

謝謝大家!

 

中國-博士人才網發布

聲明提示:凡本網注明“來源:XXX”的文/圖等稿件,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及方便產業探討之目的,并不意味著本站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文章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