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另类激情_日本三级视频在线播放_中文字幕在线不卡_国产高清视频在线播放www色

您的位置:中國博士人才網 > 新聞資訊 > 人才論點 > 博士后如何走向科研成功之路

關注微信

博士后如何走向科研成功之路

時間:2017-10-09來1源:未知 作者:91boshi

  科研是需要積累的。一般情況下,一個科研人員的成長道路從博士階段確立研究方向到博士后階段再到正式獲得科研崗位,其研究內容是層層深入的。所以說,在一個領域持續地做工作更有利于博士后的學術發展。

博士后與導師的研究方向一般是相近甚至相同的。即使博士后與導師有競爭關系,也是一種積極的競爭,可以保持一種良好的合作關系。

只有當博士后們盡早進入世界科學前沿,與世界一流科學家建立聯系,才能得到充分施展自己才華的機會。這是博士后們走向獨立、被國際同行接納的途徑。

■本報記者 韓天琪

在近日發布的《自然》評論中,斯坦福大學教授Ben A. Barres呼吁,在年輕研究者和博士后開始有自己的實驗室時,原來實驗室的導師應該讓他們把項目一起帶走,因為這可以促進創新和新發現。

文章寫道:“博士后應不應該在有了自己的實驗室之后,繼續從事原來的研究項目呢?如果新晉的PI可以這么做,那么在這個項目上,他或她博士后期間的導師是否不應該與其直接競爭?在我看來,這兩個問題的回答都應該是‘是’。這類‘項目移植’對于青年科學家的成功而言至關重要,應當成為博士后的基本權益。”

這篇文章在科研圈引發了熱議,也引起了不少博士后研究人員的共鳴。那么,我們該如何理解博士后的科研自由問題?博士后的成長道路需要哪些扶持和幫助?

科研成長需長期積累

中國科學院科技戰略咨詢研究院副研究員楊國梁在接受《中國科學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不論是從科研自由的角度,還是從博士后成長的角度,博士后能否獨立進行科研都是一個重要的問題。

在楊國梁看來,博士后在擁有自己獨立的實驗室之后,可以延續與導師合作的項目。“科研是需要積累的。一般情況下,一個科研人員的成長道路從博士階段確立研究方向到博士后階段再到正式獲得科研崗位,其研究內容是層層深入的。所以說,在一個領域持續地做工作更有利于博士后的學術發展。”

從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史研究所助理研究員杜新豪所了解到的情況看,有的導師不管自己的學生是去其他研究單位做博士后還是到地方高校任職,都會從自己的實驗室中給學生一筆經費和一個研究方向讓他(她)去做。“在我看來,博士后期間的研究很少能涉及到導師研究項目的全部核心內容,如果能在導師指導的基礎上推進該研究的進展,博士后在擁有了自己的實驗室之后把自己提出或與導師合作的這一部分帶進新的實驗室繼續工作也無可厚非。”

博士后與導師的共贏

南開大學周恩來政府管理學院博士后劉浩告訴《中國科學報》記者,博士后與導師之所以會相互選擇,是因為二者有研究點或研究興趣上的匹配。

“博士后與導師的研究方向一定是相近甚至相同的。即使博士后與導師有競爭關系,也是一種積極的競爭,可以保持一種良好的合作關系。”劉浩說。

杜新豪認為,在博士后與導師的“競爭”關系問題上,博士后首先應當尊重導師,在研究上主要體現在尊重導師原創思想的核心。同樣的,導師也應當盡量在學術上幫助博士后成長。“博士后和導師之間要想形成良性的競爭關系,二者都需要遵守一定的規則和道德。”

加拿大英屬哥倫比亞大學理論物理學博士王清滌則表示,在具體操作層面,如果之前從事的研究項目的原創思想主要來自導師的話,取得的成果需要共同署名。

“導師與博士后之間要想形成良性的競爭關系需要激勵。在鼓勵博士后進行獨立科研的同時,要考慮到導師在其職業生涯前期的貢獻。從制度設計的角度來講,應當讓博士后和導師的合作形成共贏的局面。從導師的角度來講,這樣也更有動力支持博士后進行獨立科研。”楊國梁建議。

提供更適宜的發展條件

在北上廣等一線城市,博士后的生存壓力很大,對在這些城市發展的博士后們來說,一定的生存條件是進行科研的基本保證。除去物質方面的條件,有理想、有抱負的博士后們最渴望的還是優秀的發展平臺。

“與國外的博士后相比,國內博士后的待遇確實相對較差一些,但也有一些高校推出了特殊的博士后計劃,比如北大推出了‘博雅博后’,兩年給出的所有待遇加一起有50萬元左右,這一待遇在盡量向國際的實驗室看齊。但這種待遇是‘特殊’的,尚未普及到所有的博士后,大部分地方院校的博士后并沒有這樣的待遇。”劉浩介紹。

劉浩認為,提高博士后的待遇主要應關注兩個方面。“一是博士后的生活津貼,二是博士后的科研經費。”前者需要保證博士后的基本生存條件,而后者是更重要的方面,“因為博士后們都希望在這一階段產出更多的研究成果,科研經費是最基礎的保證。”

楊國梁認為,與國外博士后和青年科研人員的學術發展路徑相比,國內博士后們的獨立性還是較差。

“從科研項目和經費支持的角度,國家應考慮專門設立針對博士后早期學術生涯的資助計劃。”據楊國梁介紹,歐洲有很多涉及科研人員職業生涯不同階段的基金,比如針對博士畢業2~3年科研人員的扶持基金等等。

從薪酬體系的角度來講,楊國梁認為國外的博士后和青年科研人員可以獲得一定程度的獨立性,其最核心的原因就是薪酬體系的設置。“歐洲科研機構的薪酬實行固定工資,不能從科研課題中支付工資。在基本的工資得到保證之后,科研自由度就得到了一定的保證。”

對于博士后來說,收入的保證是一個基本條件。“年輕人更關心的是發展。”楊國梁建議,科研機構要提供一流和國際化的平臺,讓博士后們接觸到比較前沿和高端的研究項目。“只有當博士后們盡早進入世界科學前沿,與世界一流科學家建立聯系,才能得到充分施展自己才華的機會。這是博士后們走向獨立、被國際同行接納的途徑。”

《中國科學報》 (2017-10-09 第7版 觀點)

中國-博士人才網發布

聲明提示:凡本網注明“來源:XXX”的文/圖等稿件,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及方便產業探討之目的,并不意味著本站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文章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