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工程院院長周濟(右)向新當選院士、國產大飛機C919總設計師吳光輝頒發證書。新華社發
——嚴正風氣 評審期間先后暫停2位候選人資格、對3位候選人進行通報批評
——學科和地域分布更加合理 更多來自企業和基層一線的專家當選
——加強國際合作 新增外籍院士數量創歷次外籍院士增選之最
嚴把院士入口關
創新是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重要戰略支撐。“近年來,我國工程科技事業發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我們在很多方面與世界領先水平尚有差距,需要我們去努力填補空白、開拓創新的領域還有很多。”中國工程院黨組書記李曉紅院士指出。
雖然院士只是榮譽稱號,但是院士承擔著推動國家工業化和現代化的重要使命。正因如此,李曉紅指出,一定要嚴把院士入口關,建設一支忠誠于黨和人民、素質高、學風正、品德優的院士隊伍,為我國工程科技事業發展和現代化建設提供堅強支撐,“候選人的學風道德、政治經濟表現和個人品行等情況都被納入了評審范圍。”
據了解,2017年中國工程院院士增選工作于今年初正式啟動,實行“雙渠道”提名,分別通過中國科協組織學術團體提名和院士提名兩條途徑,共提名了533名有效候選人。
此后,經過6月4—10日召開的院士增選第一輪評審會議和10月30日—11月3日院士增選第二輪評審和選舉會議后,通過各學部選舉和全院全體院士大會終選等程序,最終選舉產生了67位新當選院士。
在增選過程中,李曉紅強調,嚴把政治關,進一步加強黨組對增選工作的領導非常重要。院士增選工作領導小組多次召開會議,對投訴調查、違紀違規候選人處理等工作進行分類調查。其中,學術學風類投訴,由學部常委會確定有關院士成立調查組進行調查核實;政治經濟、道德品行與其他類投訴,委托候選人主管部門進行調查核實。
據悉,第一輪評審環節暫停了1位涉及論文被撤稿事件候選人的資格,第二輪評審環節暫停1位因違反八項規定尚在誡勉談話影響期內候選人的資格,對3位相關候選人的違紀情況在學部范圍進行通報。
國家的需要是努力的方向
新的榮譽意味著新的責任和使命,也是新的動力。“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不是創新的終點,而是創新的新起點。”周濟表示,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進程中,希望大家能以當選院士為新的起點,牢記初心,擔當使命,繼續發揮自己在工程科技領域的專業特長,在身體允許的情況下,盡量從事一線工作,努力為祖國的現代化事業作出新貢獻。
來自醫療一線的婦產領域專家喬杰今年當選為院士,是四位當選女院士中的一位。她表示,院士是國家科學技術領域的最高榮譽,是國家對科技工作者的肯定和認可,更是對科技工作者的鼓勵和鞭策。“就科技創新而言,新目標是到2050年建成世界科技強國,我們要堅守學術規范和學術道德,不忘初心,大膽創新,永攀科學技術高峰。”
不僅是喬杰,本次增選,多位來自企業和基層一線的工程科技專家,以及長期工作在新疆、甘肅等西部邊緣地區的優秀專家當選。例如,新疆額爾齊斯河流域開發工程建設管理局鄧銘江、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康振生、蘭州大學王銳等多名工程科技專家當選為院士。
在李曉紅看來,通過此次增選,中國工程院院士隊伍的年齡結構、學科覆蓋和地區分布進一步改善,這將更有利于發揮院士群體的作用,推動我國工程技術的發展和激勵優秀人才的成長。“這次新當選院士的平均年齡56.37歲,是歷屆最年輕的一次。”
為了讓院士們把有限的精力用在“刀刃”上,在中國工程院今天致院士所在單位的信中提到,院士是在其專業領域中作出突出成就的專家,但不是“萬事通”,應發揮他們的專業特長,建議不要安排他們參加那些本學科領域以外的各類評審、鑒定、咨詢和評獎等活動,不宜使他們在一些應酬性活動中分散寶貴精力。
在此次新當選的外籍院士中,比爾·蓋茨的當選引起網民關注。李曉紅表示,當選的18位外籍院士均為所在國的院士,他們具有較高的國際聲望和影響力,例如英國皇家工程院院長安道琳,美國工程院院士比爾·蓋茨,美國工程院院士、美國藝術與科學院院士、麻省理工學院校長雷歐·拉斐爾·萊夫等。“這將為我國推進交流和合作,提升中國工程院在國際工程科技界的影響力,建設國際一流的工程院發揮更加積極的作用。”
(本報北京11月27日電 本報記者 金振婭)
中國-博士人才網發布
聲明提示:凡本網注明“來源:XXX”的文/圖等稿件,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及方便產業探討之目的,并不意味著本站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文章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