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底,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強調:“辦好我國高校,辦出世界一流大學,必須牢牢抓住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能力這個核心點,并以此來帶動高校其他工作。”這不僅指出了人才培養工作的重要,而且說明了人才培養工作和校內其他工作的關系,點明了大學發展的邏輯。
建設高水平的人才培養體系,是提高人才培養能力的具體化。“鑿井者,起于三寸之坎,以就萬仞之深。”一個學校的人才培養能力,要在每一堂課中體現,要從每一個教師做起,從而形成一個完整的人才培養體系。學生進入這個體系,就進入一種“成長環境”,猶如植物有了合適的土壤、陽光、水分和肥料,才能“茁壯成長”。
建設高水平的人才培養體系,必須立足于培養什么人、怎樣培養人這個根本問題。我國高等學校的使命是什么?習近平總書記給出了明確答案,“就是我們的教育要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因此,高校人才培養體系建設就要牢牢抓住這個根本,讓大學成為青年人學習知識、增長才干、放飛夢想的地方。
建設高水平的人才培養體系,是一個復雜的系統工程。人才培養體系涉及學科體系、教學體系、教材體系、管理體系等等,其中的每一個方面都相當復雜,也都事關每一個高校領導和廣大教師、學生的日常工作、學習與生活。
一個學校的學科專業體系設置,與學校的辦學定位、人才培養目標定位直接相關。學校要在國家及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的全局中找準位置,合理定位,從而形成分層分類的高等教育體系,以多樣化的高等教育供給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多樣化的教育需求。如果學科專業體系的設置脫離經濟社會發展實際,簡單“克隆”別人,勢必造成學校發展的“同質化”,造成學生與社會的脫節和就業的困難。
教學體系是實現人才培養目標的關鍵環節,是人才培養體系的主體內容。培養人才的核心素質和關鍵能力,需要在基本知識結構、教學內容選擇、教學方法設計、教學過程編排和教學結果評價等方面作出系統的、由淺入深、循序漸進的整體規劃,并引導學生發揮自主性和積極性。教學體系建設重在實施,教育改革改到深處是教學。當前,我們迫切需要在教材建設、課程建設、實踐實訓基地建設、教學教法改革等方面下功夫,讓每一所學校、每一門學科、每一堂課程都沉下來,切實研究如何提高教學質量。
高素質的教師隊伍,是高水平人才培養體系的力量源泉,是體系建設的關鍵所在。人才培養體系的構建靠教師,體系的實現也靠教師。離開教師,高水平人才培養體系就只能是紙上談兵。抓好這個基礎性工作,既是高校領導的重要責任,更是十分重要的治校之道。
建設高水平的人才培養體系的行動自覺,來自對高校使命的深刻認識。高校需要進一步明確高等學校以人才培養為核心點帶動其他工作的內在邏輯,增強人才培養工作定力,下大氣力、苦功夫把高水平人才培養體系建設好。
中國-博士人才網發布
聲明提示:凡本網注明“來源:XXX”的文/圖等稿件,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及方便產業探討之目的,并不意味著本站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文章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