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單位介紹
南方科技大學生物醫學工程系成立于2016年6月,現任系主任為蔣興宇講席教授(哈佛博士、國家杰出青年)。系核心教師共計40名,其中3名講席教授,2名教授。多名教師獲得“國家杰出青年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優秀青年基金”等項目和獎勵。研究方向包括力學應用醫學、可穿戴設備及無線健康監控、原位再生工程、多尺度和多模式生物醫學影像、大數據和健康信息學的計算醫學、生物醫學微機電系統與納米醫學。
二、崗位待遇
1.優厚薪酬與補貼:博士后年薪高達33萬元,包含省市雙重補貼,特別優秀者年薪可超50萬元;
2.全面福利保障:享受社會保險、住房公積金及過節費、餐補、高溫補貼、免費體檢等多項生活福利,并可依托學校申請深圳市公租房或享受兩年稅前2800元/月的住房補貼,另外,符合條件者還可申請深圳市一次性租房和生活補貼3萬元;
3.卓越發展平臺:優良的工作環境和國內國際的學術交流機會,在站期間享受兩年共計2.5萬元的學術交流經費資助;
4.專項人才支持:協助海外博士后申請“廣東省海外博士后人才支持項目”,成功者可獲高達100萬元的綜合資助(生活補貼+住房補貼);
5.出站資助與發展:博士后出站后留深從事科研工作,可獲得深圳市政府連續3年、每年10萬元的科研資助,同時課題組將全力協助申請各級科研項目及深圳市相關人才計劃,對于優秀的出站博士后,課題組將積極推薦南方科技大學或國內外其他單位的工作機會,為博士后科研與職業發展提供全方位支持。
三、崗位要求
(一)基本條件
1.樂觀積極,有進取心,科研基礎扎實,團隊意識強,有志在生物醫學工程領域長期發展;
2.能夠獨立開展科研工作,以第一作者身份在相關領域國際高水平學術期刊上發表過研究論文;
3.具有良好的科技英文讀寫能力。
(二)招聘崗位
序號 |
實驗室/課題組(可點擊查看詳情) |
研究方向 |
學科方向 |
投遞郵箱 |
1 |
生物納米材料設計及其生物醫學應用相關研究 |
化學、材料、生物、醫學等相關專業 |
liz8@sustech.edu.cn |
|
2 |
微流控芯片和納米生物醫學 |
組織工程/再生醫學等相關專業 |
zhangjr6@sustech.edu.cn,jang@sustech.edu.cn |
|
3 |
1、心血管病超早期生物標志物研發; 2、心血管代謝領域的穿戴式設備等健康保健產品研發; |
生物醫學工程、化學、材料學、信息與計算機科學、醫學、生物科學技術或相關專業 |
gudf@sustech.edu.cn, liangfc@sustech.edu.cn和hr.sph@sustech.edu.cn |
|
4 |
生物醫用納米材料活體仿生組裝、結構調控與癌癥診療的關系 |
化學、材料、生物、醫學和工程交叉學科 |
zhanglu@sustech.edu.cn |
|
5 |
科研方向面向生物醫藥領域的社會需求:從復雜的生命、醫學現象出發,提煉出普遍的基礎科學問題;將先進的儀器表征、分析方法引入到新型醫藥材料的探索之中;最終利用這些規律與工具開發創新藥物及其遞送方式。 |
生物醫學工程、化學、材料、生物、醫學等相關背景 |
luoz@sustech.edu.cn |
|
6 |
醫用敷料,高性能醫用耗材,生物成像,藥物輸運以及組織工程 |
高分子、有機化學、分析化學、生物材料、細胞生物學、醫學、生命科學等領域背景 |
wudc@sustech.edu.cn |
|
7 |
細胞力學感受分子機制,單分子力譜技術,及癌癥等重大疾病中力學信號調控等 |
細胞生物學或生物物理學方向 |
yaomx@sustech.edu.cn |
|
8 |
探索基因、蛋白序列信息與功能的關系并進行創造,并積極推動技術平臺在產業化領域與互聯網、物聯網的結合 |
生物醫學工程、化學、材料學、生物學、醫學、信息學、機械工程、微電等相關專業 |
zhangb3@sustech.edu.cn |
|
9 |
主要從事先進生物功能材料的轉化醫學研究以解決臨床問題 |
生物學、醫學、化學、材料學、高分子學或相關專業 |
guoqy@sustech.edu.cn |
|
10 |
以數學和計算為核心,以研究人類大腦的計算方式為基礎,以控制和調節大腦功能為應用 |
神經影像、計算神經學的博士,或應用數學、計算機、自動控制等 |
liuqy@sustech.edu.cn |
|
11 |
采用無線傳感器(光學攝像頭,聲波傳感器,射頻傳感器,等)非接觸地感知人體醫學信號(如生命體征,健康語義)并用于臨床診斷和健康監護。 |
1、非接觸傳感器技術:攝像頭(可見光,近紅外、熱成像),深度傳感器,射頻傳感器(雷達,WIFI),聲波傳感器,等。 2、信號處理和圖像處理:“以人為中心”的算法研究及開發,如計算機視覺中的人形和人臉檢測、識別、人體關鍵點估計、人體跟蹤、三維人體建模、體態識別、行為識別、情感和情緒識別、體感控制等,了解OpenCV庫的使用和開發; 3、機器學習和模式識別:熟悉機器學習的經典理論和方法,以及最新的發展趨勢(如CNN、Transformer),熟練掌握至少一種開源深度學習框架。 |
wangwj3@sustech.edu.cn |
|
12 |
材料微納米力學表征,在針對癌癥,關節炎,白血病,青光眼等疾病的微納米力學研究 |
能源材料、生物材料或力學等相關專業 |
tangb@sustech.edu.cn |
|
13 |
光聲層析成像、光聲顯微成像、光聲內窺、光學相干層析成像、熱聲成像、擴散光學層析成像、熒光分子成像等各類成像技術在基礎和臨床中的應用研究及成果轉化落地。 |
光學、聲學、生物醫學工程、電磁場與電磁波等背景者 |
xilei@sustech.edu.cn |
|
14 |
腫瘤組織原位細胞工程化改造、結構調控與疾病診療的關系 |
化學、材料學、合成生物學、醫學、生物科學技術、信息與計算機科學或相關領域 |
zhanglu@sustech.edu.cn |
|
15 |
圍繞血管結構及血流動態的檢測展開,以開發先進的光學和快速超聲成像方法為核心,并在此基礎上探索低強度超聲調控對血液循環的作用機制和規律,開發調控策略為目標,開展理論創新、方法開發、系統集成、生物醫學應用的多學科交叉研究。 |
計算機、機械工程、光學工程等 |
tangjb@sustech.edu.cn |
|
16 |
設計水凝膠、柔性電子器件、生物電子器件、多孔膜、微納米流體、神經界面等多學科交叉領域。 |
1. 材料化學:具有微納米材料加工與合成、生物電子學、納米電子學、多孔材料等研究背景,或者水凝膠等離子導電聚合物研究背景者優先。 2. 器件制備:具有生物電子/柔性電子器件、微納電子器件、微納流體器件、可穿戴器件制備研究背景,或者光刻、ALD、CVD、e-beam等器件制備技術背景者優先。 3. 生物/醫學:具有細胞生物學研究背景,熟練掌握常規生物實驗操作及神經元細胞膜電位測試等相關研究經驗者優先考慮。 |
xiaok3@sustech.edu.cn |
|
17 |
包括康復機器人及力反饋觸覺控制技術、人機物理與神經交互,和基于肌電/腦電信號的智能識別算法等。 |
機械電子、自動化、智能控制、康復醫學、人工智能,模式識別等相關專業 |
zhangmm@sustech.edu.cn |
|
18 |
研究三維超高分辨顯微成像技術及其生物應用 |
1、物理,光學工程、計算機、生物醫學工程、機械工程或其它相關專業; 2、生物工程、生物醫學工程、生物技術、生物化學或其它相關專業 |
liym2019@sustech.edu.cn |
|
19 |
光學及超聲成像技術的開發及其在基礎生命科學病理研究和臨床疾病診斷中的轉化應用,以及高強度超聲治療機理的探索和治療方法的開發。 |
生物醫學工程、生命科學等 |
tangjb@sustech.edu.cn |
|
20 |
骨骼干細胞力學生物學,組織再生,骨科植入器械。 |
生物醫學工程、機械工程,力學,生物學等相關專業 |
liuc33@sustech.edu.cn |
|
21 |
光學探針的開發及其在活體成像等生物醫學領域中的應用研究 |
化學、高分子化學、醫學、生物學等相關專業 |
luoj3@mail.sustech.edu.cn |
四、聯系方式
本輪招聘日期截止至9月15日,請各崗位申請人直接將申請材料(中英文均可)發送至對應郵箱,郵件主題請注明:"姓名-學校/工作單位-申請崗位-到崗時間"。
申請材料包括:
1.求職信(請詳述學科背景,科研興趣點,技術能力)
2.個人簡歷
3.代表性論文及其他能夠證明本人成果與能力的材料
應聘材料將予以嚴格保密,初選合格者會盡快安排面試。
為防止簡歷投遞丟失請抄送一份至:boshijob@126.com(郵件標題格式:應聘職位名稱+姓名+學歷+專業+中國博士人才網)
中國-博士人才網發布
聲明提示:凡本網注明“來源:XXX”的文/圖等稿件,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及方便產業探討之目的,并不意味著本站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文章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