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理工大學現代紡織裝備技術創新團隊旨在面向國家現代輕工紡織產業的發展需求,依托浙江省現代紡織技術創新中心、浙江省現代紡織裝備技術重點實驗室、智能紡織裝備技術浙江省工程實驗室、浙江省高端設備設計制造協同創新中心等平臺,重點關注高端輕紡加工裝備、高技術纖維及復合材料制造、輕工產品綠色節能生成、數字化智能制造等技術研究與裝備開發,推動輕工紡織行業高質量發展。因研究發展需要,現面向全球招聘優秀博士后研究人員,熱忱歡迎海內外青年學者加盟,共同建立具有世界領先水平的跨學科、多層次、理論實踐相結合的創新研發團隊。
一、團隊介紹
團隊于2009年由浙江理工大學
近5年,在輕紡智能裝備、機器人、數字化智能制造等方面,主持國家、省級重點重大項目50余項,其中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杰青項目1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1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聯合基金重點項目4項、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支撐計劃項目4項,國家工信部智能制造專項/綠色制造專項1項,浙江省重大重點項目38項,研究經費1.51億元。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高性能無縫緯編智能裝備創制及產業化(2020年)”,國家級教學成果一等獎1項(2023年)、獲省部級科技獎 16 項,其中行業協會一等獎9項。
二、研究方向
1. 輕紡裝備數字化控制及智能制造技術
開展數字通訊、自動控制、信號傳感和檢測、計算機集成等方面研究,在物聯網、專用控制器、接口標準等方面進行輕工紡織裝備和信息化的深度融合,將數字化貫穿到裝備設計、制造和運行全程。
2. 復合纖維材料設計與制造
進行以構件服役性能為目標的異型編織復合材料構件一體化設計制造方法,并開發與之相適應的成套裝備及工藝,推動輕量化結構材料應用,提升先進裝備運行效率,滿足航空航天、新能源汽車和海洋裝備領域的重大需求。
3. 綠色智染裝備技術
攻關下一代染整技術、廢舊紡織品高值化回用、紡織品流行趨勢大數據分析與預測、時尚內容智能生成與虛擬展演、紡織品品質智能檢測等技術和裝備,引領紡織品向“小批量、多品種、個性化、大規模”制造發展。
三、招聘崗位
1.師資博士后
2.普通博士后
四、崗位要求
1.具有博士學位(獲得博士學位一般不超過3年),年齡在35周歲以下,能夠在我校流動站全職從事研究工作的時間不少于兩年;
2.獨立開展相關領域的科研項目,積極參與團隊的科研工作,與團隊成員合作完成重大科研任務。協助指導研究生的科研工作,培養學生,與企業保持密切聯系,開展產學研合作項目,推動科研成果轉化;
3. 具有良好的溝通能力和團隊合作精神,能夠與企業有效溝通合作,有較強的英語讀寫能力,工作態度積極,對創新研究有強烈的興趣和追求;
4.專業方向:計算機、控制、電子工程;機械設計、機械電子工程、控制工程等專業背景,具有相關課題研究經歷和基礎。
五、福利待遇
1.提供有競爭力的薪酬和科研啟動經費;
2.在站期間根據上級或學校規定享受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公積金、租房補貼、子女入學等福利待遇;
3.出站考核滿足優秀條件或入選博士后創新人才支持計劃,另有激勵津貼;
4.支持申報國家資助中國博士后研究人員計劃、中國博士后科學基金等資助項目,在符合相關規定的情況下,支持申報職稱、優先推薦申報省部級人才等;
5.暢通師資博士后留校通道,打造全周期職業發展平臺,如期出站可直接留校任教,并給予不低于50萬的引進人才安家費。
博士后待遇表(請點擊鏈接查看詳情)
六、簡歷投遞
請有意向者將應聘材料以附件形式發送至郵箱:ruxin@zstu.edu.cn,并注明“博士后應聘+姓名+博士畢業院校+研究方向”(附件請提供博士學位證書、表明研究能力和學術水平的成果和獎勵清單及相關佐證材料)。
七、聯系方式
團隊聯系人:汝老師,聯系郵箱:ruxin@zstu.edu.cn
流動站聯系人:
人事處(人才辦)聯系人:
信息來源于網絡,如有變更請以原發布者為準。
來源鏈接:
https://mp.weixin.qq.com/s/bNJq7t6mkgGE4xne1vIm0w
為防止簡歷投遞丟失請抄送一份至:boshijob@126.com(郵件標題格式:應聘職位名稱+姓名+學歷+專業+中國博士人才網)
中國-博士人才網發布
聲明提示:凡本網注明“來源:XXX”的文/圖等稿件,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及方便產業探討之目的,并不意味著本站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文章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