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學院山西煤炭化學研究所是隸屬于中國科學院的高技術基地型研究所,主要從事能源環境、先進材料和綠色化工三大領域的應用基礎和高技術研究與開發。
建所以來,山西煤化所以協調解決能源利用效率與生態環境問題和重點突破制約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的先進材料瓶頸為目標,在能源和材料領域突破系列關鍵技術,滿足國家能源戰略安全、國防安全和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的戰略性重大需求。“十四五”時期,山西煤化所將面向國家重大需求,面向經濟主戰場,聚焦國家碳達峰、碳中和戰略部署,圍繞煤炭高效低碳利用、炭基新材料制備與應用、氫能與燃料電池核心關鍵材料、污染物協同控制及廢棄物資源化利用四個主攻方向,開展定向基礎研究、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和重大系統集成創新,為國家能源與國防安全提供核心技術和解決方案,引領煤炭綠色低碳與高端炭基材料發展方向,成為我國能源、材料領域創新能力強、影響力大、不可替代的戰略科技力量。
山西煤化所擁有煤炭高效低碳利用全國重點實驗室(籌建)、煤炭間接液化國家工程研究中心、碳纖維制備技術國家工程研究中心、山西煤化工技術國際研發中心以及與潞安集團共建的國家煤基合成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等國家級研發單元;中科院(山西省)炭材料重點實驗室、山西省粉煤氣化工程研究中心、山西省生物煉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山西省石墨烯技術工程研究中心、山西省熱塑性復合材料工程研究中心等院、省級研發單元以及應用催化與綠色化工實驗室所級研發單元。
主辦有《燃料化學學報(中英文)》和《新型炭材料(中英文)》等學術刊物,均被《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總覽》收錄。作為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準的首批博士、碩士學位授予單位之一,為國家輸送了一批批優秀的科研人才。
山西煤化所在各個歷史時期為國家潔凈能源與先進材料技術研發與產業化以及國家經濟建設和科學技術發展做出了突出貢獻,共計獲得全國科學大會獎、國家技術發明獎、國家科技進步獎、中國科學院科技成果獎、發明獎、自然科學獎、杰出成就獎以及省部級科技成果獎247項,國家授權專利865項。
山西煤化所將以人才隊伍優化為核心,以重大項目實施為牽引,以對外合作交流為窗口,以創新平臺建設為保障,全面實施“率先行動”計劃,在國家創新體系建設中,積極發揮國立科研機構引領示范作用,不斷加快現代化研究所建設步伐。現誠邀優秀人才加盟,共創輝煌未來。
網址:http://www.sxicc.cas.cn
一、基本條件
1.具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和法律;
2.愛國敬業,恪守科研誠信,熱愛科研工作,身體健康;
3.具有崗位所需的學歷學位、專業或技能條件;
4.按中國科學院有關規定執行親屬回避制度。
二、招聘程序
1.申請者填寫《山西煤化所崗位聘用申請表》,將申請表、個人簡歷、全部學歷學位證書(應屆生提供教育部學歷證書電子注冊備案表)投遞至zhp@sxicc.ac.cn,請【點擊下方“立即投遞/投遞簡歷”,即刻進行職位報名】。
應聘材料請打包至1個壓縮文件(不超過5MB,附件請勿使用郵箱中轉站),以“事業編制人員+申請部門1+學位+專業(專業代碼)+畢業院校+姓名”為文件名和郵件名。在申請表首頁注明應聘部門,應聘部門不得超過3個,應聘多個部門的,請注明先后順序。
郵件命名示例:事業編制人員+101組+博士+化學工程與技術(0817)+中國科學院大學+張三
2.所內初選。
3.初選合格人員由人事教育處統一組織面試。
4.面試通過,簽訂就業協議書。
三、工作待遇及說明
1.按國家和山西省的相關政策規定,繳納五險二金。
2.根據崗位職責和受聘人學歷,提供有競爭力的薪酬。
3.為符合條件的新職工提供單身公寓。
4.聘任相應專業技術職務。研究所聘用的自然科學研究系列事業編制科研人員,原則上應具有不少于一個聘期的特別研究助理經歷,其中博士后經歷院內、外均可。如無特別研究助理經歷可選擇以工程技術系列專業技術職務聘用,或選擇本所博士后入站。
5.山西省獎勵博士畢業生來晉工作每人一次性生活補助10萬元(稅后),科研經費不低于5萬元;獎勵博士后研究人員出站后來晉工作每人一次性生活補助20萬元(稅后),科研經費不低于10萬元,具體按山西省相關政策執行。
6.其他福利待遇:在職攻博機會、在職培訓、公派留學、帶薪休假、工會福利、文體場館、健康體檢等。
7.學科專業依據《學位授予和人才培養學科目錄》進行分類。所學學科專業不在選定的參考目錄中,但與崗位所要求的學科專業類同的應聘人員,可以主動聯系確定報名資格。
8.指定一級學科下的二級學科專業均符合報名條件;專業學位研究生可參照指定學術學位專業報名。
四、聯系方式
聯系部門:中國科學院山西煤炭化學研究所人事教育處
聯系人:
電話:0351-4040493-804
傳真:0351-4041153
電子郵件:zhp@sxicc.ac.cn
郵編:030001地址:山西省太原市桃園南路27號
五、招聘崗位列表
崗位要求 |
崗位職責 |
聯系人 |
||
101組 |
博士研究生學歷,專業方向: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0807)、化學工程與技術(0817)、環境科學與工程(0830)。 |
1 |
能從事在化石能源潔凈高效利用、生物質熱轉化利用、有機固廢/危廢等資源化利用等領域進行基礎理論研究和技術研發工作。 |
張永奇 |
103組 |
博士研究生學歷,專業方向:冶金工程(0806)、化學工程與技術(0817)、環境科學與工程(0830)。 品行端正,重視團隊;自制力和主觀能動性突出,學習和動手能力強;專業基礎扎實,能獨立開展研究工作;有良好的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對所從事的方向有濃厚的興趣和探索精神。 |
1 |
固廢高值化和產業化方面的產品試制、技術研發、設備定型、工藝優化以及應用與示范的推進;凝練中試與工程化過程中發現的關鍵科學問題;各級項目的申請與實施等工作。 |
王志青 |
碩士及以上學歷,專業方向:化學(0703)、儀器科學與技術(0804)、化學工程與技術(0817)。 品行端正,重視團隊,勤勤懇懇、踏踏實實;自制力、主觀能動性和執行力要突出;學習和動手能力要強;能完成課題組安排的其它相關工作。 |
1 |
制氫催化劑的理論研究與批量化制備、改進、中試和示范;固廢技術研發配套人員;儀器管理和財務報銷;完成課題組安排的其他工作。 |
||
301組 |
博士研究生學歷,專業方向:冶金工程(0806)、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0807)、化學工程與技術(0817)。 專業基礎扎實,具備較強的獨立開展科研工作的能力、團隊合作精神和英文寫作能力,以第一作者身份在本領域TOP期刊發表國際期刊論文2篇及以上優先,熟悉煤及含碳原料熱轉化研究者優先。 |
1 |
主要從事復雜含碳原料熱解和液化應用基礎研究;獨立申請各類科研項目,配合他人完成組內分配的課題任務;獨立撰寫專利和學術論文,配合指導研究生。 |
李文 |
306組 |
本科及以上學歷,專業方向:化學(0703)、化學工程與技術(0817)。 本科生需有7年及以上工作經驗,研究生不限工作經驗。 有一定的CAD基礎,具有一定的工藝設計能力,熟悉化工通用設備性能,具備良好的合作精神。 |
1 |
協助完成實驗室工藝過程和中試放大腐植酸工藝試驗基礎研究,協助完成現場調試工作,完成腐植酸樣品的分析工作。 |
武麗萍 |
311組 |
博士研究生學歷,專業方向:化學(0703)、材料科學與工程(0805)、化學工程與技術(0817)。 有高分子材料催化降解基礎研究或項目開發經歷,具有愛崗敬業、踏實肯干、團結合作精神;專業基礎扎實、動手能力強、有較強科研探索精神和良好交流溝通能力、發表過SCI論文、英語基礎好、能獨立撰寫發表科技論文者優先。 |
2 |
主要從事廢棄高分子材料的催化降解、資源循環利用等理論與應用開發工作,能夠獨立或配合他人完成組內分配的課題任務,申報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及省市各類科技項目,指導研究生撰寫專利及科技論文。 |
侯相林 |
508組 |
博士研究生學歷,專業方向:化學(0703),化學工程與技術(0817),環境科學與工程(0830)。 從事過多相催化研究,具有扎實的催化理論基礎和實驗能力、發表過SCI論文、英語基礎比較好、能獨立撰寫發表英文科技論文。年齡不超過35歲優先;在高密度燃料合成、有機胺合成、酯加氫等領域有實踐經驗者優先。 |
1 |
從事加氫催化劑制備、表征、評價;能獨立開展科研工作,申報研究項目;配合課題組長完成科研項目,撰寫科技論文,申請專利;協助課題組長指導研究生。 |
唐明興 |
博士研究生學歷,專業方向:化學(0703),化學工程與技術(0817),環境科學與工程(0830)。 從事過多相催化研究,具有扎實的催化理論基礎和實驗能力、發表過SCI論文、英語基礎比較好、能獨立撰寫發表英文科技論文。年齡不超過35歲優先;在銅基加氫催化劑、加氫精制催化劑、分子篩合成等方面有實踐經驗者優先。 |
1 |
從事加氫催化劑制備、表征、評價;能獨立開展科研工作,申報研究項目;配合課題組長完成科研項目,撰寫科技論文,申請專利;協助課題組長指導研究生。 |
||
601組 |
碩士及以上學歷,專業方向:化學(0703)、材料科學與工程(0805)、化學工程與技術(0817)。 在聚氨酯、聚酯、聚丙烯酸酯或環氧樹脂等聚合物涂料和黏合劑合成方面具有實踐經驗者優先。 |
1 |
新型聚氨酯涂料合成崗位:進行聚氨酯涂料和黏合劑的合成與應用研發,碳纖維水性上漿劑開發,中試合成工藝開發,發展新型聚合物材料的制備技術及其應用方法。 |
王軍威 |
603組 |
博士研究生學歷,專業方向:化學(0703)。 身心健康,熱愛本職工作,勤勤懇懇、踏踏實實。在分子篩材料合成和多相催化方面具有較為深厚的經驗和積累,具備較強的獨立開展科研工作的能力、團隊合作精神以及英文寫作能力。 |
1 |
主要從事多孔無機材料、催化應用研究等方面的工作,能夠獨立或配合他人完成組內分配的課題任務、撰寫專利和學術論文。 |
董梅 |
碩士及以上學歷,專業方向:化學工程與技術(0817)。 身心健康,熱愛本職工作,勤勤懇懇、踏踏實實。有催化劑制備及表征、操作反應器經驗,具備較強的獨立開展科研工作的能力、團隊合作精神以及英文寫作能力。有工業設計經驗者優先。 |
2 |
主要從事催化劑研發、反應工藝優化等方面的工作,能夠獨立或配合他人完成組內分配的課題任務、撰寫專利和學術論文。 |
||
610組 |
碩士及以上學歷,專業方向:化學(0703)、材料科學與工程(0805)、化學工程與技術(0817)。 吃苦耐勞、勤懇踏實、有責任心,較強的獨立開展科研工作的能力,動手能力強、有較強科研探索精神和良好交流溝通能力,良好的團隊合作精神。具有合成氣轉化、甲醇轉化等C1研究領域的催化劑制備、材料合成及工藝優化科研經歷;具有扎實的英語和催化研究基礎,能獨立撰寫發表科技論文,以第一作者發表2篇及以上SCI論文者優先考慮。 |
1 |
主要從事催化劑研發、反應工藝優化等方面的工作,能夠獨立或配合他人完成組內分配的課題任務、撰寫專利和學術論文。 |
侯博 |
611組 |
博士研究生學歷,專業方向:化學(0703)、材料科學與工程(0805)、化學工程與技術(0817)。 吃苦耐勞、勤懇踏實、有責任心,較強的獨立開展科研工作的能力,良好的團隊合作精神。具有羰基合成、聚合/縮合反應、多元醇醚合成等研究領域的催化劑制備、材料合成及工藝優化科研經歷;具有扎實的英語和催化研究基礎,能獨立撰寫發表科技論文,以第一作者發表2篇及以上SCI論文者優先考慮。 |
1 |
從事催化劑及化工新材料制備與開發、反應動力學研究、化工工藝過程開發及優化;撰寫專利、論文、能獨立開展科研項目的調研、申報及實施;配合指導學生論文和從事課題組安排的相關科研工作。 |
房克功 |
612組 |
碩士及以上學歷,專業方向:化學(0703)、控制科學與工程(0811)、化學工程與技術(0817)。 熟悉石油化工或煤化工領域的工程和理論基礎,具有愛崗敬業、踏實肯干、團結合作精神;有反應工程計算或工藝流程設計研究經驗;能熟練掌握使用化工工藝模擬軟件者優先。 |
1 |
主要從事化學工程計算和模擬、系統集成優化、工藝包編制等,盡力執行和完成課題組的工作任務安排。 |
陳建剛 |
本科及以上學歷,專業方向:化學(0703)、化學工程與技術(0817)。 本科生需具有7年及以上相關工作經驗,研究生不限工作經驗。 熟悉石油加工或煤化工催化評價的操作,具有愛崗敬業、踏實肯干、團結合作精神。 |
1 |
實驗室反應器日常運行維護、樣品分析和實驗數據的采集,協助完成實驗室工藝過程和試驗基礎研究。執行和完成課題組的其它工作任務安排。 |
||
616組 |
博士研究生學歷,專業方向:化學(0703)、化學工程與技術(0817)。 有催化劑制備、金屬催化、有機合成科研經歷者優先;具有扎實的英語和催化基礎,發表多篇SCI論文、能獨立撰寫發表科技論文者優先;具有較強的獨立開展科研工作的能力,良好的團隊合作精神和溝通協調能力,勤懇踏實。 |
2 |
催化劑研發、有機合成和金屬催化方向;撰寫專利、論文、基金項目及報告;協助指導研究生;完成課題組長安排的其它工作。 |
張國營 |
702組 |
碩士及以上學歷,專業方向:化學(0703)、材料科學與工程(0805)、化學工程與技術(0817)、礦業工程(0819)、石油與天然氣工程(0820)、紡織科學與工程(0821)、輕工技術與工程(0822)。 有分析檢測經驗者優先。 |
1 |
進行活性炭性能的儀器分析檢測工作。 |
管濤濤 |
703組 |
碩士及以上學歷,專業方向:化學(0703)、機械工程(0802)、材料科學與工程(0805)、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0807)、化學工程與技術(0817)、紡織科學與工程(0821)。 具備扎實的專業基礎知識、良好的獨立開展科研工作的能力、良好的溝通能力和團隊協作精神;具有較強的創新思維及動手能力;能完成課題組安排的其它相關工作。 |
3 |
主要從事碳纖維基礎研究、工程技術開發等工作,包括前驅體聚合、紡絲、氧化碳化、石墨化工藝技術研究,低成本碳纖維工藝技術開發等;申報相關科技項目;撰寫研究報告、專利、工序文件等;服從其他工作任務安排。 |
孫同慶 |
碩士及以上學歷,專業方向:化學(0703)、機械工程(0802)、材料科學與工程(0805)、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0807)、化學工程與技術(0817)、紡織科學與工程(0821)。 熟練使用AutoCAD、SolidWorks、Fluent等設計軟件,具有化學過程機械、機械制造、化學工程、化學工藝等相關學科背景;勤奮求實,具有良好的溝通能力和團隊協作精神;能完成課題組安排的其它相關工作。 |
2 |
主要從事碳纖維裝備設計、研發等工作,包括設備選型、設備結構設計、繪制設備圖紙等;服從其他工作任務安排。 |
||
708組 |
博士研究生學歷,專業方向:力學(0801)、材料科學與工程(0805)、復合材料與工程專業。 熟練使用有限元分析軟件和工業設計軟件;具有較高的英語水平和較強的團隊合作精神;能完成課題組安排的其它相關工作。 |
1 |
1.負責碳纖維復合材料靜態結構的有限元建模與計算分析; 2.負責碳纖維復合材料結構、力學及物理性能等方面在成型和應用過程計算模擬仿真; 3.負責碳纖維復合材料零部件相關產品的工業設計,提供外觀設計方案; 4.結合團隊研究方向,撰寫、申報國家、地方及企業科技項目。 |
呂曉軒 |
博士研究生學歷,專業方向:化學(0703)、高分子材料專業。 具有較高的英語水平和較強的團隊合作精神;能完成課題組安排的其它相關工作。 |
1 |
1.負責高分子樹脂的合成與改性,碳纖維復合材料表界面結構設計與優化,碳纖維表面覆層材料的設計與研制; 2.結合團隊研究方向,撰寫、申報國家、地方及企業科技項目。 |
||
709組 |
博士研究生學歷,專業方向:化學(0703)、材料科學與工程(0805)、化學工程與技術(0817)。 具有電化學儲能、新型炭材料制備等相關研究背景,擁有扎實的化學理論基礎,熟悉電化學儲能領域發展動態;以第一作者發表SCI論文1篇以上;35周歲以下;可獨立組裝電池并解析電化學動力學過程者優先;具有良好的團隊合作精神及溝通表達能力。 |
1 |
鋰電池設計開發崗:負責鋰/鈉電池器件單體及模組的設計,開發相應組裝工藝,完成合作單位的委托開發任務;研究配套正負極電極材料、電解液、隔膜的篩選與評價,剖析電化學反應動力學機理;解析電池失效機制,為負極材料制備開發提供指導;申報相關國家或省部級科技項目;完成上、下游用戶的市場對接工作。 |
陳成猛 |
碩士及以上學歷,專業方向:化學(0703)、材料科學與工程(0805)、化學工程與技術(0817)、礦業工程(0819)。 具有有機合成與轉化、瀝青材料研究與應用、電化學儲能、新型炭材料制備等相關研究背景,擁有扎實的化學理論基礎,熟悉瀝青上下游市場發展動態;以第一作者發表SCI論文1篇以上,或申請專利1~2項優先;有瀝青相關工作基礎者優先,40周歲以下優先;具有良好的團隊合作精神及溝通表達能力。 |
1 |
炭材料技術開發崗位:負責瀝青原材料的開發篩選及瀝青基炭材料的可控制備與應用開發;凝練瀝青基炭材料中試與工程化過程中發現的關鍵科學問題;推進瀝青基炭材料在電化學儲能等領域的應用與示范;申報相關國家或省部級科技項目;完成上、下游用戶的市場對接工作;編寫工藝技術軟件包、專利、標準以及工序文件等。 |
||
本科及以上學歷,專業方向: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0807)、電氣工程(0808)、化學工程與技術(0817)。 本科生需有7年及以上工作經驗,研究生不限工作經驗。 熟悉化工流體設備、儀器儀表設備的選型和使用;熟悉化工工程類項目實施的標準和規定;有化工設計院、精細化工行業、炭素材料企業、裝備制造業工作經驗者優先;具有良好的團隊合作精神及項目管理能力。 |
1 |
化工總工程師崗位:負責炭材料小試到中試及產業化的轉產工作,包括工藝流程設計、設備選型、施工圖設計及技術參數標準制定等;負責中試生產過程中現場技術支持,包括現場技術指導、運行調試、技術標準及操作規范的制定與培訓;組織技術改造、裝備升級,優化產線布局,降本增效,持續改進制造過程。 |
||
710組 |
博士研究生學歷,專業方向:材料科學與工程(0805)、化學工程與技術(0817)、高分子材料與工程、復合材料與工程。 專業基礎扎實,能獨立開展科研工作;有較高的英語水平,以第一作者在本領域期刊發表過高質量研究論文;動手能力強,有良好的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對所從事的方向有濃厚的興趣和探索精神,有良好的團隊協作精神和溝通協調能力。 |
1 |
針對負載和導電、導熱結構功能需求,構建特定的結構-功能一體化碳纖維復合材料體系,設計、合成或改性特種樹脂,開發新型上漿劑,研究碳纖維/樹脂界面性能調控技術,提高碳纖維、樹脂的配伍性,探索結構與性能的構效關系;或研究開發高效預浸料制備技術,復合材料的快速成型技術。 |
張壽春 |
711組 |
碩士及以上學歷,專業方向:機械工程(0802)、材料科學與工程(0805)、紡織科學與工程(0821)。 研究方向為紡織科學或材料制備等,熟悉紡織機械或者材料理論、結構表征及性能評價。具備團隊合作精神,有工程化經歷者優先考慮。 |
1 |
從事燃料電池用碳紙等材料的研究及工程化;撰寫專利及研究報告等。 |
劉玉婷 |
805組 |
博士研究生學歷,專業方向:化學工程與技術(0817)。 專業基礎扎實,有良好的事業心和團隊合作精神,善于溝通交流。 |
1 |
承擔院重點課題以及地方企業委托的工程咨詢工作。 |
鄧蜀平 |
908組 |
博士研究生學歷,專業方向:化學(0703),化學工程與技術(0817)。 主要研究方向為理論化學,熟悉理論方法(包括密度泛函理論、分子動力學、蒙托卡羅方法等)在材料和催化體系的應用研究,具有良好的團隊合作和獨立開展科研工作的能力,工作認真負責,具備良好的讀寫及溝通能力,有較強的數據分析能力。 |
1 |
開展動態理論方法的發展及應用研究,研究動態條件下催化劑結構及反應機理的模擬和計算,并發展催化過程動態研究理論方法。 |
溫曉東 |
碩士及以上學歷,專業方向:機械工程(0802)。 技術研究方向:結構優化設計、機械傳動技術、材料表面處理及熱處理技術、液壓與氣動技術、可靠性技術、機器人技術、機電控制技術、逆向工程技術、機電一體化技術等。要求:(1)具有扎實的機械工程學科的理論基礎知識。(2)熟悉基本的硬件通信接口和協議。(3)熟悉自動化產品研發流程,懂基礎技術框架和邏輯,參與過智能硬件類產品規劃、完整的產品開發和產品發布過程。(4)熟悉完整的產品規劃過程、軟硬件研發流程、良好的文檔工作能力。(5)對化學自動化領域有熱情,了解行業情況,有化學或材料背景優先。 |
1 |
(1)負責產品需求分析、新功能設計、確定硬件產品需求和技術標準。 (2)新產品的研發實施工作跟蹤確認,協助解決研發中出現的相關問題,保障研發進度的完成。 (3)參與自動化儀器模塊的開發、設備入場安裝及調試,負責智能實驗室運行過程中自動化儀器的日常維護與基礎維修。 |
||
本科及以上學歷,專業方向:化學工程與技術(0817)、工商管理(1202)、項目管理、工程管理。 本科生需有7年及以上工作經驗,研究生不限工作經驗。 具備項目管理專業知識技能,熟悉化學實驗室設備的使用和維護,具有大型化學或化工實驗室的運維、安全方面的長期管理經驗,化學工程類中級及以上職稱或具有10年及以上工作經歷者優先。 |
1 |
負責智能實驗室的日常運行維護工作,包括設備維護、實驗室清潔、化學品管理等工作;負責智能實驗室的安全管理工作,包括制定實驗室安全規章制度、定期進行安全檢查、組織安全培訓等工作。 |
||
909組 |
博士研究生學歷,專業方向:化學(0703)。 身心健康,熱愛本職工作,勤勤懇懇、踏踏實實。具有博士學位,在催化劑材料合成和電催化方面具有較為深厚的經驗和積累,發表過優秀的SCI論文者優先,具備較強的獨立開展科研工作的能力、團隊合作精神以及英文寫作能力。 |
1 |
特別研究助理:主要從事燃料電池和電解水催化劑的設計和工業化開發,能夠獨立或配合他人完成組內分配的課題任務、撰寫專利和學術論文。 |
童希立 |
916組 |
博士學歷,專業方向:化學(0703),化學工程與技術(0817)。 身體健康,品行優良,工作態度端正,積極向上,具有團隊合作精神,服從工作安排,具備較強的科研創新能力和溝通交流能力。從事合成氣或CO2加氫轉化制汽柴油、航煤等高值化學品。 |
1 |
主要從事多相C1催化,針對C1催化轉化的共性關鍵基礎科學問題,從材料的表界面結構精準設計出發,研究相關催化作用機制,目前研究方向有以下兩點: (1)合成氣或CO2加氫轉化制汽柴油、航煤等高值化學品 (2)碳一催化基礎科學和應用研究 |
張振華 |
碩士學歷,專業方向:化學(0703),化學工程與技術(0817)。 身體健康,品行優良,工作態度端正,積極向上,具有團隊合作精神,服從工作安排,具備較強的科研創新能力和溝通交流能力,能獨立撰寫文章、申請專利。從事碳一催化基礎科學研究和煤基高值化學品合成過程催化劑設計和過程開發,具有透射電鏡操作經驗優先考慮。 |
1 |
主要從事多相C1催化,針對C1催化轉化的共性關鍵基礎科學問題,從材料的表界面結構精準設計出發,研究相關催化作用機制,目前研究方向有以下兩點: (1)合成氣或CO2加氫轉化制汽柴油、航煤等高值化學品 (2)碳一催化基礎科學和應用研究 |
||
918組 |
博士研究生學歷,專業方向:數學(0701)、化學(0703)、材料科學與工程(0805)、冶金工程(0806)、控制科學與工程(0811)、計算機科學與技術(0812)、化學工程與技術(0817)、軟件工程(0835)。 具有計算熱化學、人工智能、化工熱力學、物性數據庫、熱力學算法、多目標優化算法、數據庫軟件開發相關經驗者優先。專業基礎扎實,具備獨立開展科研工作的能力,有較強的創新思維、在本領域發表過多篇SCI論文。具備優秀的英語表達與交流能力,良好的團隊合作精神與溝通協調能力,身心健康,踏實進取。 |
2 |
主要承擔能源材料熱力學、物性數據庫及相關通用工具軟件的開發工作;申請國家、省部級科研項目,配合他人進行項目調研并開展相關的工業應用研究;撰寫專利、軟著和學術論文,配合課題組長指導研究生。 |
吳桂選 |
碩士及以上學歷,專業方向:數學(0701)、化學(0703)、材料科學與工程(0805)、冶金工程(0806)、控制科學與工程(0811)、計算機科學與技術(0812)、化學工程與技術(0817)、軟件工程(0835)。 具有計算熱化學、人工智能、化工熱力學、物性數據庫、熱力學算法、多目標優化算法、數據庫軟件開發相關經驗者優先。專業基礎扎實,具備較強的科研工作能力、在本領域發表過論文。具備良好的英語表達與交流能力,團隊合作精神與溝通協調能力,身心健康,執行力強,做事踏實,熱愛本職工作。 |
2 |
能夠開展化工熱化學、物性數據庫、熱力學算法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協助課題組長收集、整理項目申報資料,完成課題組分配的其他工作。 |
||
919組 |
博士研究生學歷,專業方向:化學(0703),材料科學與工程(0805),化學工程與技術(0817)。 具備氫氧燃料電池、電解水制氫、電化學有機物氧化耦合制氫方向,催化劑、膜電極結構與電堆設計相關研究經驗,熟悉使用各類物理化學材料分析與表征技術。具有扎實的理論功底和強大的實際動手能力。具有優秀的中/英文論文寫作和表達能力。吃苦耐勞,治學嚴謹,勤奮求實。具有良好的溝通能力和團隊協作精神。 |
2 |
助理研究員或特別研究助理:研究課題為燃料電池/電解制氫催化劑設計制備,研究內容包括低鉑催化劑設計、合成、批量制備;燃料電池催化劑層結構精準設計;PEM/堿性膜電解水析氧/析氫反應催化劑/電極宏量制備;電化學有機物氧化耦合制氫催化劑設計;PEM燃料電池/水電解工業級裝置設計。需要完成數據分析整理,撰寫學術論文,發表研究工作,參加學術會議,參與項目申請。 |
尹熙 |
碩士及以上學歷,專業方向:化學(0703)、材料科學與工程(0805)、化學工程與技術(0817)。 氫氧燃料電池、PEM電解水制氫、電化學有機物氧化耦合制氫方向。具備催化劑設計合成、PEM燃料電池/電解水膜電極與電堆設計相關研究經驗。具有扎實的理論功底和強大的實際動手能力。具有優秀的中/英文論文寫作和表達能力。吃苦耐勞,抗壓能力強,治學嚴謹,勤奮求實。具有良好的溝通能力和團隊協作精神。 |
2 |
助理工程師:研究課題為燃料電池/電解制氫催化劑設計制備,研究內容包括低鉑催化劑設計、合成、批量制備;燃料電池催化劑層結構精準設計;PEM/堿性膜電解水析氧/析氫反應催化劑/電極宏量制備;電化學有機物氧化耦合制氫催化劑設計;PEM燃料電池/水電解工業級裝置設計。需要完成催化劑合成,反應裝置搭建,數據分析整理,撰寫技術文檔,參與項目申請。 |
||
公共技術服務中心 |
博士研究生學歷,專業方向:化學(0703)、儀器科學與技術(0804)、材料科學與工程(0805)、化學工程與技術(0817)。 |
1 |
崗位1:利用各種譜學技術開展催化反應、材料性質研究工作,建立原位表征方法或研制小型儀器設備,進行數據關聯、分析;申報國家及省部級相關項目。 |
喬巖 |
1 |
崗位2:從事固體燃料、有機化學品、碳材料的理化性質分析工作,開發新方法,研制小型儀器設備;申報國家及省部級相關項目。 |
中國科學院山西煤炭化學研究所
附件下載:山西煤化所崗位應聘申請表.docx
信息來源于網絡,如有變更請以原發布者為準。
來源鏈接:
http://www.sxicc.ac.cn/join/gcc/202411/t20241107_7435207.html
為防止簡歷投遞丟失請抄送一份至:boshijob@126.com(郵件標題格式:應聘職位名稱+姓名+學歷+專業+中國博士人才網)
中國-博士人才網發布
聲明提示:凡本網注明“來源:XXX”的文/圖等稿件,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及方便產業探討之目的,并不意味著本站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文章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