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報訊 (通訊員馬超 記者馮國梧)日前,南開大學周震教授及團隊計算發現可見光分解水催化材料設計規律,同時在利用可見光分解水的催化材料研發方面取得突破性進展。此項研究對于利用太陽能分解水產生效能,應對能源危機和環境污染問題具有重要應用前景。
光解水指在陽光的照射下將水分解為氫氣和氧氣,是一種利用太陽能的有效方法。其中,光解水催化劑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現有光解水催化劑通常在紫外區有活性,紫外光只占太陽光總能的4%,太陽光的大部分能量位于可見光區域,因此,研發一種可見光分解水催化劑能夠大大提升太陽能利用效率。
二維層狀材料是光解水催化劑的理想材料。周震帶領團隊通過理論計算,研究了多種層狀鈣鈦礦材料,找到了如何能高效吸收可見光并分解水的催化劑的設計規律,利用這種規律,研究設計出Ca5V4O15二維材料,這是一種潛在的具有可見光活性的光解水催化劑,相關結果發表在《納米能源》上。另外,團隊在此規律指導下還發現,層狀金屬磷硫化合物和金屬磷硒化合物也有望用作可見光分解水催化劑。團隊從中篩選出MnPSe3在可見光區域有著較強吸收峰。除此之外,研究結果表明MnPSe3可在酸性與中性環境中分解水,產生氫氣與氧氣。以上結果為可見光分解水二維催化材料的設計指明了努力方向。相關研究成果發表在《尖端科學》上,并三次進入月度原創論文下載排行榜前十名。
中國-博士人才網發布
聲明提示:凡本網注明“來源:XXX”的文/圖等稿件,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及方便產業探討之目的,并不意味著本站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文章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