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相孟今年33歲,2013年畢業于哈爾濱工程大學,同年12月,他返回曹縣老家成立了曹縣碧野農業種植有限公司,致力于蔬菜的標準化生產及配送。更讓人佩服的是,程相孟在創業期間也不忘學習,于2016年7月畢業于北京大學,獲得博士學位。其間,他還曾獲得”周光炯優秀畢業生獎學金”“北京大學學業專項獎學金”“光華獎學金”和“優秀科研獎”等榮譽稱號。
“我大學專業雖然學的是工程力學,但一直都對農業感興趣。還沒畢業時,我就考慮好返鄉創業了。”程相孟笑著說,大學期間他就發現市場上的蔬菜安全并不可控,而且只要是打著“綠色、有機”字樣的蔬菜,價格非常貴,于是他就琢磨著改進蔬菜的生產模式。
“2013年時國家鼓勵自主創業,我和家人談了自己的想法后,他們非常支持。于是,我開始招募高水平人才,12月份成立公司。”程相孟說,他通過改進蔬菜生產模式,引進并開發蔬菜生產機械設備,實現蔬菜工業化、規模化和標準化生產,同時對蔬菜的品質和安全實施可追溯的全程監控管理,利用互聯網平臺直接配送給餐廳、商超等消費端,降低流通成本,最終實現蔬菜全流程精細化管控菜品從田間到餐桌的每一處細節,為居民提供低價、優質、放心安全的蔬菜等農產品。
創業時,程相孟也遇到了非常多的難題,走了不少彎路,好在有家人和團隊的支持,一步步都走了過來。
經過3年發展,程相孟的公司越做越大,越來越好。目前,公司已擁有直接流轉土地面積600畝,合作經營面積800畝,標準化大棚22棟,新建標準化育苗棚一座,500噸冷庫一座,并已完成土豆、早春胡蘿卜、大蔥、芹菜、菜花及洋蔥的種植技術積累;實現了馬鈴薯、菜花生產過程的全程機械化……
提及這些成績,程相孟頗感自豪:“我們公司2016年實現利潤40萬元,預計今年上半年能夠實現凈利潤35萬元的目標。領辦合作社及企業實體,吸納周邊貧困戶80余人,累計發放工資200多萬元,提高了農民的綜合收入,成為曹縣定點扶貧單位。同時,依托‘農科驛站’免費培訓貧困戶65人,通過技術提高,推廣高效種植模式1000多畝,拓寬貧困戶的經濟收入來源,幫助貧困戶脫貧。”其間,他也先后獲評中國技術協會“三農科技服務金橋獎”先進個人,“菏澤市大學生創業之星”“曹縣青年榜樣”“曹縣全民創業先進個人”,同時被聘為曹縣基層科技特派員。
提及公司未來的發展,程相孟已經規劃好,并且自信滿滿。他說未來3年要建成一個占地面積超過5000畝的蔬菜工業化生產示范基地,通過蔬菜種植機械的開發引進,全面實現馬鈴薯、芹菜、洋蔥、菜花、甘藍、胡蘿卜的全程機械化生產,完善蔬菜生產過程中質量檢測監控指標體系,建設一條集蔬菜分級、初加工、包裝于一體的流水線,全面實現蔬菜的生產工業化和標準化,并通過互聯網平臺配送。
三年打拼,致力于蔬菜的標準化生產及配送
大學時期,已規劃好未來創業方向
為防止簡歷投遞丟失請抄送一份至:boshijob@126.com(郵件標題格式:應聘職位名稱+姓名+學歷+專業+中國博士人才網)
中國-博士人才網發布
聲明提示:凡本網注明“來源:XXX”的文/圖等稿件,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及方便產業探討之目的,并不意味著本站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文章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