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平臺介紹
(一)華南理工大學及華南理工大學醫學院簡介
華南理工大學地處廣州,是直屬教育部的全國重點大學,校園分為五山校區、大學城校區和廣州國際校區,是廣東兩所“雙一流”大學建設高校之一。
華南理工大學醫學院已經建立起了由國家高層次人才領銜的師資隊伍,建成了“學士、碩士、博士”完整的人才培養體系,掛牌成立了華南理工大學附屬廣東省人民醫院、華南理工大學附屬第二醫院和華南理工大學附屬第六醫院3所高水平三甲醫院,臨床醫學2017年即進入ESI全球排名前1%,走出了一條“有特色、研究型、國際化”的建設創新之路,形成了獨特的“醫工結合”模式。
華南理工大學醫學院以高層次人才建設為重點,努力打造高水平師資隊伍。現有專(兼)任教師479人,其中正高級職稱155人,副高級職稱190人,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3人,國家重大研發計劃首席科學家6人,國家優秀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3人,教育部跨/新世紀優秀人才獲得者3人,廣東省高等學校特聘教授(珠江學者)2人,廣東省杰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4人。
(二)華南理工大學附屬第二醫院(廣州市第一人民醫院)簡介:
華南理工大學附屬第二醫院(廣州市第一人民醫院)為廣東高水平醫院建設“登峰計劃”重點建設醫院,始建于1899年(光緒25年),是廣東省首批三級甲等醫院。醫院由院本部、南沙醫院和鶴洞分院三個院區組成。
近十年來,華南理工大學附屬第二醫院(廣州市第一人民醫院)堅持差異化發展戰略,大刀闊斧進行改革,引進醫學人才團隊,提升醫療服務和技術,厚積薄發,交上一張“亮閃閃”的成績單,成為了廣州醫院發展中的“黑馬”。
醫學研究與創新轉化中心的落成,標志著醫院科研平臺建設再上新臺階,將成為學科建設和人才培養的重要支撐。中心啟用為醫院打造更多的重點學科、培養更多的高層次醫學領軍人才提供強有力的支撐,形成一流人才、現代管理、高端設備、一流成果相互促進、良性循環的大格局。中心將全方位支持醫院學科建設和人才培養,通過強化創新體系建設,打造一批高水平的臨床科研轉化平臺及省部級重點實驗室,圍繞重點疾病和關鍵技術開展創新與轉化研究,努力產生一批新技術、新產品、新指南、新標準。
在人才培養和引進上,提前10年布局,現在有了充足的人才儲備和研究力量。柔性引進諾貝爾獎獲得者1人、兩院院士2人、外籍院士2人,現有CJXZ、國家杰青、國家高層次人才21人,青年 長江、國家優青、國家高層次青年人才13人,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21人。
科研方面,深化研究型醫院建設,2019年至2021年,共獲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74項,國家科技部重大科研專項2項,資助金額4300萬元,立項數和資助金額數連續3年創醫院歷史新高。
(三)段玉友教授簡介
段玉友教授,華南理工大學附屬第二醫院(廣州市第一人民醫院)研究員(PI),華南理工大學研究生導師。自2017年擔任華南理工大學生命科學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干細胞與轉化醫學實驗室負責人。曾在美國康奈爾大學、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博士后研究員、職員研究員、項目科學家、助理教授、副教授。作為主持人、共同主持人主持了多項NIH、加州再生研究所、國際合作項目和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等課題,在Gastroenterology, Journal of Nanobiotechnology, Cell Proliferation, Stem Cell Research & Therapy, Liver International等雜志發表研究論文70余篇,國際學術會議交流報告30余篇,獲得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醫務系統優秀成果獎,教育部科技進步二等獎,江蘇省科技進步四等獎,江蘇省高等學校優秀青年骨干教師稱號等。二十多個SCI雜志編輯、編委和審稿人。美國肝病學會會員、國際干細胞研究學會會員。
實驗室主要研究方向包括人多功能干細胞定向分化多種人體功能細胞及其機理研究;基于干細胞的多種類器官的構建和應用;腫瘤干細胞的轉化機理及其在臨床上促發腫瘤發生發展、轉移和復發中的作用研究;結合生物材料,建立基于干細胞或基于干細胞產物的組織損傷修復和再生的研究。因科研需要,課題組誠聘具有相關專業背景和技能、熱愛科研、具有團隊合作精神和責任心的英才加盟。
二、招聘方向
擬招聘4-5名博后
1.基于干細胞源類器官芯片,探討器官發育、疾病發生、感染和抗感染的機制。
2.生物醫學材料的制備及與干細胞/干細胞衍生物結合在細胞組織工程、再生醫學中的應用。
3.腫瘤干細胞發生機制及在促發腫瘤發生發展、轉移和復發中的作用及機制。
4.基于干細胞及其衍生細胞的(單)細胞測序生物信息分析及數據庫的建立
三、招聘條件
1.申請者需要具有良好的中英文寫作和表達能力;
2.申請者至少有發表或正式接受SCI論文1-2篇;
3.細胞生物學、腫瘤生物學、干細胞生物學、免疫學、生物信息學等專業背景者優先;
4.申請者熟悉要申請相關學科的基本理論、掌握相關研究領域的實驗技術。
四、崗位職責
1.獨立完成和參與相關課題研究;
2.協助課題組申請、獨立申請各種研究課題/基金;
3.發表高水平論文;
4.協助申請、獨立申請各種專利;
5.與團隊的其他成員密切合作交流。
五、薪酬待遇
1.享受廣州市博士后科研啟動經費資助20萬元;
2.年薪可達45萬,并同時提供住房補貼,享受醫院優厚科研獎勵及課題組績效獎勵;
3.出站后可擇優留院工作,享受廣州市和醫院安家費,并可通過公開招聘轉為事業編制。
六、申請和聯系方式
有意者請將申請信、個人簡歷(包括個人聯系方式、學習研究工作經歷、曾參與課題的介紹、主要學術研究內容及熟練掌握的試驗技能、獲獎情況和發表論文、2-3推薦人的聯系方式)以電子郵件寄給段玉友教授(yuyouduan@scut.edu.cn),郵件標題注明:應聘崗位+本人姓名+學位+畢業學校+所學專業 。
聯系人:肖老師,15989226910,QQ:531930136。
為防止簡歷投遞丟失請抄送一份至:boshijob@126.com(郵件標題格式:應聘職位名稱+姓名+學歷+專業+中國博士人才網)
中國-博士人才網發布
聲明提示:凡本網注明“來源:XXX”的文/圖等稿件,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及方便產業探討之目的,并不意味著本站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文章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