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7日,第二個佛山市企業家日、人才日如期而至。當天,佛山人才發展大會暨第二期佛商論壇開啟。大會現場發布佛山“2+N”人才新政和制造業當家調研成果。
佛山“2+N”人才新政體系重磅發布,不僅補貼力度空前,對新引進的頂級領軍人才最高扶持補貼達1000萬元,還重構了人才評價體系,更符合企業、市場需求的人才將在佛山“大有可為”。
近年來,佛山發起制造大市向制造強市的沖鋒。制造業當家,說到底是人才當家。打造一支與城市和產業發展相匹配的人才大軍,是佛山孜孜不倦的追求。
因而,佛山市委、市政府把人才事業發展擺在突出位置抓緊抓實。佛山市第十三次黨代會明確提出,要構建人才近悅遠來政策體系,掀開了佛山人才工作新篇章。
去年以來,佛山先后印發了《關于加強黨對新時代人才工作全面領導進一步落實黨管人才原則的意見》《關于建設高水平人才高地創新高地的意見》,并以此為頂層設計,構建位階高低有序的“2+N”人才政策體系,涵蓋人才培養、引進、評價、服務等各方面,為佛山打造高水平人才高地創新高地、實現“515”高質量發展戰略目標提供支撐。
力度空前 制度創新|新政“大禮”含金量更高
舍得花“真金白銀”,拿得出“真招實策”,是對人才的誠意。
為吸引、留住人才,佛山心意拳拳、誠意滿滿,這一點在扶持力度上得到了充分體現。與過往政策相比,人才新政體系補貼力度空前,被稱為“含金量最高”“資助力度最大”的扶持。
佛山市人才引進扶持標準 *

新政扶持范圍覆蓋了從諾貝爾獎得主到碩士研究生、中級職稱人才等多種人才類別,既做高“塔尖”,也夯實“塔基”。同時設定了安家、購房、租房、生活等各項補貼,增強人才的歸屬感。
其中,針對全職新引進的領軍人才,新政共給予最高1000萬元補貼;同時,加大青年人才扶持力度,增設“青年儲備人才”類別,一次性給予60萬元補貼。
值得一提的是,為激勵存量人才成長,人才新政體系還首次明確,對在佛山成長為領軍人才的,給予最高1000萬元成長扶持。
濟濟多士,乃成大業|人才新政體系的推出,還拉開了一場范圍更大、意義更深遠的人才變革
新政先是進一步放寬了人才領取補貼條件,全職新引進人才標準以社保、個稅為主要標準,佛山生源人才同等享受扶持待遇;而后創新人才評價機制,進一步激發人才創新活力,形成人人盡展其才的良好局面。
人才評價機制有何創新?
破“四唯”、立新標,是佛山人才新政體系的重要特點。
破除“唯論文、唯職稱、唯學歷、唯獎項”,突出市場導向,引入年薪、企業納稅額、風險投資等市場化人才評價指標,放權用人單位自主認定人才,讓更多擁有真才實學的人才有用武之地。同時賦予領軍人才舉薦權,被舉薦人才可免評審直接給予相應支持。另外,對現有人才認定標準未涵蓋或需要破格評審認定的人才,組織專家評審認定,從而更加科學地評價人才。
人才新政體系還探索“居住生活在市外、工作服務在佛山”的靈活用才模式,并在科研機構推廣“職級能上能下、收入能高能低、人才能進能出”的用人機制,激發人才隊伍活力。
一套組合拳,成為佛山這座城市“重才尊才、愛才用才”的有力表現。
構建人才服務體系 彰顯城市新魅力
更完善的配套保障和細致周到的人才服務,是佛山打出的又一人才新招。佛山人才新政體系從人才安居、子女教育、就醫等方面完善配套保障。
以住房為例,新政推出人才安居工程,推出租房補貼、免租入住、購房補貼、安家補貼、產權住房等多元化住房保障措施,到2025年,籌建人才住房不少于2.5萬套。同時對新引進的青年儲備人才、博士和副高級職稱專業技術人才,最高一次性給予60萬元、20萬元購房補貼;對碩士研究生、中級職稱人才,也給予2.7萬租房補貼。
人才興則事業強。做好人才工作,人才服務是關鍵。只有為人才辦好每一件“小事”,才能讓人才全神貫注做“大事”。
早在2019年,佛山就創新推出優粵佛山卡,將其作為人才享受優惠便利服務的憑證。推出以來,小小一張卡片逐步成為佛山人才工作的一張閃亮名片。
今年,佛山人才新政體系明確要升級優粵佛山卡服務,做到把人才的事辦好,讓人才的事好辦。
線下人才服務同樣重要。根據人才新政體系,佛山設有人才服務專區,這包括國際人才一站式服務專區和高層次人才服務專區,并打造了專兼職結合的高層次人才服務專員隊伍,讓高層次人才能享受到待遇申領、創業政策咨詢、技術沙龍交流、生活便利資訊等多種類型的一對一跟進服務。
目前,佛山已構建起以優粵佛山卡為線上平臺,44個高層次人才服務專區、驛站等線下陣地,257名專兼職服務專員為紐帶的人才服務體系,最大程度地擴大人才服務的深度和覆蓋面,提升高層次人才服務的質量和精準度。
為進一步優化人才服務機制,吸引更多科研成果在佛山落地轉化,佛山人才新政體系還明確,完善全周期創新創業金融扶持體系,持續做大金融服務“大禮包”,給予人才創業、生活、消費等定制化金融服務,以此打造引才育才“強磁場”,增強各類人才在佛山興業發展的獲得感和幸福感。
全市一盤棋 彰顯“佛山制造”功夫
人才政策“多散雜”“碎片化”,是不少城市面臨的問題。佛山“2+N”人才新政體系將成為扭轉這一現象的新樣本。
重構后的人才政策體系緊扣佛山“515”高質量發展戰略目標強化人才支撐,堅持制造業立市不動搖,圍繞服務佛山制造業高質量發展提出人才引育措施,引育與發展相匹配的人才大軍,推動人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提升產才匹配度和人才貢獻率。
整體來看,佛山人才新政體系更加積極、開放、有效,亮點紛呈。
強化全市統籌是亮點之一。人才新政體系著力破解部門之間政出多門、市區政策不銜接、各區相互比拼等問題,統一政策出口、統一扶持標準,市區按稅收分成比例承擔扶持資金,形成全市一盤棋強大合力。
例如對領軍人才,人才新政體系在保持市本級人才扶持標準基礎上,通過給予制造業領域、新型研發機構領軍人才額外扶持的方式,涵蓋各區現行政策。同時,從市級層面健全人才安居、子女入學、醫療保健等服務體系,讓人才服務更有溫度。
“制造業當家”導向更鮮明,是人才新政體系的另一大亮點。
功夫傳天下,英才聚佛山。佛山歷史上是功夫之城,無影腳、詠春拳等聲名遠揚。改革開放以來,佛山堅持制造業當家,工業規模躍居全國第五,“有家就有佛山造”享譽全球,彰顯了“佛山制造”的功夫。
在此背景下,人才新政體系更側重制造業導向。
例如,對在制造業領域和新型研發機構工作人才,額外給予最高200萬元購房補貼,同時對中級人才的扶持范圍限定為制造業領域和新型研發機構;又如在領軍人才目錄中,新增“大國工匠”“世界技能大賽金牌獲得者”等產業、技能人才相關條目。
創新是推動制造業轉型升級的重要引擎。人才新政體系還致力于構建有利于人才各展其能、脫穎而出的創新生態。
當前,佛山正高標準建設“一區一園一城”科技創新高地,布局建設一批眾創空間、孵化器、加速器、科技園區,打造全鏈條孵化育成體系。人才新政體系注重推動人才鏈、創新鏈深度融合,堅持創新驅動實質是人才驅動,打破就人才論人才、就創新論創新的思維局限,整合科技、人才政策措施,努力構建以人才為中心的產學研協同創新生態。同時,實施嚴格的知識產權保護制度,建立科技創新容錯機制,激發人才創新創造活力。
中國-博士人才網發布
聲明提示:凡本網注明“來源:XXX”的文/圖等稿件,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及方便產業探討之目的,并不意味著本站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文章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