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報北京12月9日電 (記者李禾)“目前我國對霧霾的成因、發生過程等研究還過于膚淺,只是進行了一些物理、化學方面的基礎研究。”在9日閉幕的中國環境與發展國際合作委員會2016年會上,環境保護部部長陳吉寧認為,我國比過去任何時候都更迫切要求加強區域性重大環境科學問題的研究。
今年國合會的主題是“生態文明:中國與世界”。據統計,我國生態文明建設步伐明顯加快。今年1—11月,338個地級及以上城市PM2.5平均濃度在連續兩年下降基礎上,同比下降8.3%,優良天數比例同比提高2.6%;全國地表水國控監測斷面一到三類水體比例比2015年全年增加4.9%,劣五類斷面比例減少2.1%;單位產品主要污染物排放強度穩步降低。
“但我國生態文明建設仍滯后于經濟社會發展,環境問題依然突出。”陳吉寧說,破解發展與保護矛盾,實現可持續發展,必須抓住創新這條主線。這包括發展模式創新,以綠色導向推動轉型和創新;體制機制創新,通過強化地方政府環保職責,推動落實企業的排污守法責任;管理方式創新,互聯網、大數據、云計算、智能設備等技術的蓬勃興起,為精細化管理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機遇等。
中國-博士人才網發布
聲明提示:凡本網注明“來源:XXX”的文/圖等稿件,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及方便產業探討之目的,并不意味著本站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文章內容僅供參考。